【收藏】论述题开头宝典大合集1、2、3、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泛娱乐化现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扩大,社会文化开始被西方世界所影响,逐渐商业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泛娱乐化”即:中心变成了边缘,系统变成了断裂,深度变成了平面,价值变成了虚无,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
在娱乐泛化的时代,复制取代了原创,操作取代了想象,过程取代了作品。这种娱乐狂欢现象其单纯模仿、庸俗化、媚俗化等弊端日趋明显,逐渐演化成一种与主流文化不容、文化精英不屑、广大民众却趋之若鹜的文化现象。
孙慧英(厦大学者)指出:2004年后,泛娱乐化发展正式进入高潮阶段,集中表现即是“泛娱乐化过度”,尤其在我们所谓的“娱乐圈”,存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在新闻题材、报道模式等方面,都有形式上“泛娱乐化”过度问题。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历史以及现实原因。其中,历史原因即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受改革开放影响,电视节目不再受到严格限制,越来越多的娱乐栏目走进人们的视线,但节目尺度过大,而且很多问题都是从娱乐性角度进行报道,这也是形成泛娱乐化过度问题的根本原因。
而现实原因即是指电视市场竞争激励性不断加深,所有电视节目都提出了很高的收视率要求,而且赞助商进行广告的投放,需要电视节目满足其所提出的经济收益需求。
此外,节目投入阶段内,会综合评估成本及利润两方面指标。制作人在进行节目设计过程中,也存在泛娱乐化现象,为了成功博取观众的关注,甚至可以采用不良手段,提高节目收视率。个人立场、社会责任等可以成为提高收视率的牺牲品。
相关数据
根据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互联网个人应用指数中,以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和网络视频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娱乐应用指数较2018年底持续增长。
其中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整体的88.8%。
各平台以电视剧、电影、综艺、动漫等核心产品类型为基础,不断向游戏、电竞、音乐等新兴产品类型拓展,以IP为中心,通过整合平台内外资源实现联动,形成视频内容与音乐、文学、游戏、电商等领域协同的娱乐内容生态。
最早提出“泛娱乐化”概念的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写道:
学术概念
阎志斌(文学领域学者)认为泛娱乐化已经呈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他认为:泛娱乐化就是以乐为标杆,把表现的内容和形式过度娱乐化。
葛红兵(上海大学文学领域学者)认为:“泛娱乐化”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诸多变革面前,人们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地需要娱乐,需要某种宣泄情绪和缓释心理压力的通道。它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减轻焦虑、释放压力并弱化现代文明所带给人们的异化感。
麦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社会学和传播学教授)则从文化分支角度,较为中立的来看待泛娱乐化,他认为: 泛娱乐化是指包含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另一个倾向:人们对待文化不是以一种崇高敬仰的心情来顶礼膜拜,而是“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
短视频
2013年,被称为短视频的元年。随着4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手机进行视频拍摄, 用户也更钟情于在移动终端观看视频。
短视频具有简明、直观、生动、有趣、轻松等特质,易于表达,易于集中注意力,易于病毒式传播,也迎合了用户快速消费内容的阅读习惯。面对市场活跃度的不断提高,潜在用户的不断增多,平台和资本也加入到了短视频市场的竞争中。
2015年3月,优酷推出短视频社交应用“美点”;5月,秒拍旗下的小咖秀引爆社交媒体,短时间内用户增长量超过1000多万;6月,短视频应用小影的用户量突破1亿;
2016年2月,短视频应用“快手”的用户总数超过3亿。这些应用的流行意味着短视频的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日常生活的大量“瞬间一刻”,奇思妙想在社交媒体上以最为直观、最为生动的方式快速流动。
相关数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图源网络)
热点案例案例一
2019年1月17日,一部名为《啥是佩奇》的短片跻身微博热搜榜,一夜之间在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这则短片讲述了一个农村老人在春节前给3岁的孙子准备礼物的故事:
以爷爷打听啥是佩奇为主线,几经周折之后爷爷用鼓风机亲手制作出了小猪佩奇送给孙子当礼物。故事悬念在短片结尾,《啥是佩奇》竟是即将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动画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预告。
短片以极具穿透力的温情内容得到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被网友们誉为2019最硬核电影宣传片。
《小猪佩奇过大年》通过宣传片先行的方式,将 IP“佩奇”推进公众视野,不仅做到了话题全民热议,更取得了令人刮目的预售票房成绩:首日预售达到1000万。
(图源网络)
案例二
人民日报抖音号于2018年9月10日正式发布第一则短视频,至2019年8月5日,共发布作品652条,积累粉丝量3431万,获赞量10.2亿。
《人民日报》聚集了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一批顶尖人才,他们拥有创新的策划思维和高超的剪辑技能。
既能保持抖音号端庄正能量的风格特色,又能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在收获用户关注和好评的同时提高《人民日报》品牌的口碑,扩大其影响力。
艾瑞咨询在《2016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将短视频定义为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数(最长视频长度不超过20分钟)。
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和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
它融合了文字、语音和音频,可以更加直观立体地满足用户的表达、沟通需求,满足人们展示与分享的诉求。
网络综艺
热点案例
作为湖南卫视和互联网领域的接口,芒果TV在发展过程中依托湖南卫视的影响力与网络资源进行自我整合,将传统媒介形态和互联网领域的多种传播模式相结合。
通过贩售节目内容和一系列品牌衍生品实现门户网站的增值。这可以视为传统媒体集团“台网联动”战略的业务领域优势。
《明星大侦探》则依托芒果TV平台优势,逐步扩展自身的产业领域,如在节目视频中植入周边产品的电商平台链接,用户可在观看视频时点击链接购买该节目品牌衍生品。
《明星大侦探》的节目效应、衍生品符合用户消费心理,大数据算法的加持使得相关商品销售额很高,单用户累计消费最高金额达1246元人民币,周回购率11%。综艺节目产业边界的逐步打破与传统媒体网络视频平台的稳固有着直接的关系。
(图源网络)
与前两年“现象级”网络节目不断涌现的景观相比,2019年中国网综市场,至少是从前三季度来看,整个行业在平稳前行的同时略显沉静。
特别是纵观三季度网综的整体表现,视频网站已然进入到新一轮的结构转轨期,面临着突破性进步和长远发展的关键命题。
从宏观层面上看,随着“台网同一标准”政策的逐步落地,不仅规范了网络综艺的良性发展,同时对各视频网站平台、制作机构适应媒体新环境、增强创新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与此同时,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每逢重大周年、节日等时间节点,都是对平台在内容把握和编排布局上的一次考验,也是衡量平台综合实力和能力的证明。
对于视频网站而言,爱奇艺推出了记录当代年轻人爱国情怀和创意创想的观察类节目《我和我的祖国》,腾讯视频上线了主旋律纪录片《佳节》,优酷推出了文化纪实节目《激荡中国》,芒果TV上线了跨国联合制作职业体验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等。
中观层面,由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组成头部视频平台阵营渐趋稳定,纵观三季度网综表现,四大视频平台各有侧重和不同策略打法。
爱奇艺深耕“青年文化系”综艺,诸如说唱文化《中国新说唱》,中国乐队文化《乐队的夏天》等。腾讯视频聚焦原生关系主题的情感综艺,布局“多元新品综艺生态”,如《明日之子3》《心动的信号2》。
优酷凸显“新文化”布局策略,如《这就是街舞2》《这就是灌篮2》+系列文化综艺。芒果TV保持“观察+体验”综艺打法,如《我最爱的女人们》《新生日记》《女儿们恋爱2》。
微观层面,“情感观察、青春向、垂直题材”成为三季度网综的关键词。此外,三季度网综在流量和口碑上表现不俗,有数据显示,特别是在暑期档,网综豆瓣评分超8.0的13档综艺中,11档为网综,仅2档为文化节目,可见兼具口碑和流量的节目成为网综市场新特征。
如《乐队的夏天》获得超7.7万人评价,拿下8.7的高分;《这!就是街舞》第二季开播豆瓣即达9.7高分,蝉联国内口碑综艺榜9周;极限竞技真人秀《极限青春》聚焦滑板圈,豆瓣以8.5高分收官。
(图源网络)
网红
Nusret是来自土耳其的厨师,因为撒盐的姿势魔性又妖娆,瞬间红爆网络,网友称其为撒盐哥。Baddie是一位89岁时尚活泼的老奶奶,因孙女将奶奶的照片传到网上而爆红。
国内网络红人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盛之初就开始萌芽,发展至今已有近20年的进化变迁史。
每个时代都有其所谓的红人或者风云人物,而网络红人作为生发于互联网场阈的特定产物,其生成机制和传播力都因互联网媒介自身的特殊性而有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造星”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红人的演进历程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迭代始终亦步亦趋,使得网络红人群体天然地带有媒介技术变革的发展印记和特质。
从最初的论坛、空间、博客到微博、微信、直播平台,从文字、静态图片到动图、视频甚至直播交互,更丰富的表现方式提供了更多可以“红”的途径,也给予了更多草根平民展现自我优势特长的通道。
随着这一群体的不断壮大,对其称呼的表述由“网络红人”精简成为了“网红”,词性内涵也经历了从中性到贬义,再到中性、褒义的演变,这种用词表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网红现象传播演进背后的大众心理和文化趋势。
按照互联网媒介技术及其表达手段的发展迭代,可以相应地将网红的发展变迁划分为文字时代、图文时代和富媒体时代三个演变阶段。这三个阶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间区隔,更多的是为了表征不同的趋势。
(图源网络)
网红1.0时代:始于网络文学的“红人”雏形
最早应用互联网平台来打造个人影响力的要数网络文学作者,从1998年到2004年间,伴随着 BBS论坛的流行,网络写手开始借助网络平台,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实际上是来自于对传统文学创作理念和权利体制的一次巨大冲击。
这个时期的网络平台所孕育的红人大多具有一些离经叛道的意味,为当时不如正统文学类别的写手开辟了新的出路,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博大的平台,网络文学作家以其贴近、朴实的传输方式,受到了网民的极大崇拜。
(图源网络)
2003年博客开通以后,网络上开始流行文字配图片的自我表达方式,这个时期的网络红人大多数出身于平民,使得“草根”一词也随之流行。
以芙蓉姐姐、凤姐等为代表,芙蓉姐姐于2004年在水木清华BBS发表自己被丑化后的大量照片,因此而受到大量网友的揶揄和嘲讽,进而出名。
罗玉凤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其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被人称为“凤姐”。
这些草根红人大多数采用的蹿红策略是运用大胆出格、越轨出位的言论,辅之以极美或极丑的照片发布在博客或是论坛上。
这个时期的网络红人大多靠搞怪献丑来吸引眼球,使得网络红人一词也带有些许贬义,受众大多因为其表现雷人越位,而觉得新奇进而对其进行关注并引发讨论。
网红3.0时代:富媒体时代下的网红泛化从2010年起,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应用的兴起,到现如今微信的普及流行,这些日新月异的网络应用持续推出并不断优化着层出不穷的新鲜功能,使移动社交进入富媒体时代。
热点案例
案例一
papi酱于2015年7月在微博上试水, 发出第一条视频, 引起了网友的注意, 真正让其名声大噪的是其发布的《男性生存法则系列》, 仅在微博上点击量就达1.36亿人次, 转发达34万。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papi酱适时地抓住了短视频内容呈爆炸式井喷的时机,在内容方面充分利用自己所学影视专业知识的优势,巧妙选题,结合时事热点,在短视频中一人分饰多角,接地气,并在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中设置诸多迎合年轻受众的槽点,满足他们对娱乐休闲类视频的需求。由此,papi酱形成了个人的品牌效应。
案例二李子柒,微博知名古风美食视频博主,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自2016 年初,其自编自导的衣食住行手作视频开始在美拍平台受到广泛关注。
截至2019年12月2日,李子柒微博粉丝数超过2000万,人气最高的视频播放量超1亿次。被誉为“2017 第一网红”,李子柒不仅获奖无数,还曾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等众多主流媒体转发表扬。
在2019年9月5日福布斯中国发布的最新中国意见领袖榜中,李子柒高居生 活方式榜榜首。李子柒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她对个人形象的精准设定,她倾向于把自己打造成卡里斯玛 (Charisma) 一般人物 (Charisma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一种人格模型。
他们不仅是KOL,更是造梦者,是平凡生活的光荣与梦想,具有吸引大批信徒的能力 )。
采摘食材、劈柴添火、上山下田、造桥搭屋……看似是温婉恬淡的浣纱女,实 则英姿飒爽,短小精悍,李子柒干起什么活来都是行云流水,自带美感,通过唯美的配乐和剪辑,李子柒把自己打磨成一个特色鲜明、极具辨识度的IP,“娶妻当娶李子柒”一时间在网友中广为流传。
其仙女形象让李子柒在众多网红中脱颖而出,并累积了一批忠诚度极高的粉丝。
(图源网络)
对于“网红”这个概念,学界业界尚无统一定论,因为其出现的领域和表现的类型较为庞杂,包含以文字和言论见长的网络写手、图文并茂的网络段子手和淘宝店主、以短视频制作或直播取胜的网络主播等等。
网红一词所能囊括并指代的个体和现象的形态类别日益丰富,使得研究者也很难对网红给出一个简练清晰且内涵完备的定义,只能试图从不断演进的现象中归纳其普遍特点。
我国学者敖鹏(北京大学信息与传播领域学者)认为,网红概念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网络平台,即网红诞生的场阈空间;二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所谓孤掌难鸣,网红之所以会“红”,不仅仅是靠网络平台的频繁曝光,更需要受众相应的互动反馈才得以形成眼球效应。
因此可以将网红简要地理解为依靠网络平台积聚起个人影响力,并且在各自领域内受到粉丝追捧的一类群体。
编后语
论述题开头宝典很快已经到了最后一期了,这一个月陆陆续续向大家推出了互联网治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媒体、人工智能、跨文化传播、科学传播、健康传播、网络舆论、后真相、新闻专业主义、非虚构写作、信息茧房、泛娱乐化、短视频、网络综艺和网红这十六个专题。
内容比较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目标院校的考试风格选择专题适当做补充。
【1】颜美艳.对泛娱乐化概念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
【2】武香利.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J].新闻战线.2016,(12):20-21.
【3】殷福东.浅析网民的泛娱乐化倾向[J].新闻世界.2012.
【4】刘涵宇.浅析社会传媒的泛娱乐化[J].民营科技.2018,(12):217-218.
【5】李晓彤.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以“一条视频”为例[D].安徽大学.
【6】卢雪莹.新媒体短视频广告的取胜之道——以《小猪佩奇过大年》宣发短视频广告《啥是佩奇》为例[J].视听,2019,(11):243-244.
【7】姚伊頔.浅析主流媒体对短视频的运用——以《人民日报》入驻抖音为例[J].新闻世界.2019,(11):47-50.
【8】刘昊.夏清泉.网络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J].东南传播.2014,(07):22-24.
【9】徐伟,郝悦.从《明星大侦探》看网络综艺节目的全媒体创新之道[J].视听.2019,(11):40-41.
【10】封亚南.2019年第三季度网综调研报告[J].电视指南.2019,(20):44-49.
【11】敖鹏.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J].当代传播.2016,(04):40-45.
【12】满雪莹.内容型网红的传播策略研究——以李子柒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30):277.
【13】王晓红,任垚媞.我国短视频生产的新特征与新问题[J].新闻战线.2016,(17):72-75.
【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5】朱赛玲.社会治理视阈下“网红”现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往期回顾
论述题开头宝典(一)论述题开头宝典(二)论述题开头宝典(三)